蔡雅汶(前排右一)和家人一起庆祝新年。 蔡雅汶 供图
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,为内地和香港电影行业进一步交流提供了现实基础。2003年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》的签署,为香港电影获得了打入内地市场的“新引擎”,大批香港影人顺势“北上”探寻发展之路。
横店便是大批香港影人的目的地之一。2005年,香港导演李国立担任制作人,香港导演吴锦源、梁胜权、麦贯之等人执导的古装仙侠剧《仙剑奇侠传》在内地引起轰动,成为一代年轻人的青春记忆。该作品曾在横店取景。
“我是香港人,公司在北京,妻子、孩子常驻上海,我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横店的剧组。和我一样在横店的香港导演、演员有很多。这么多年,大家也在这里创作过很多精品作品。”《为有暗香来》剧组监制马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在横店的香港影人是蔡雅汶店里的常客。“我们刚来横店开店的时候,这边的港式餐厅并不多。有一次我听到店里有食客用粤语交流,便用粤语回应了下,聊了几句后发现他是香港导演。”蔡雅汶说,后来,这位导演只要在横店拍戏,几乎天天来用餐。
一传十,十传百。蔡雅汶的港式餐厅被越来越多在横店忙碌的香港影人熟知,订单也纷至沓来,常常会接到来自剧组的近百杯冰柠茶订单。为了满足更多客人的饮食习惯,餐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。
蔡雅汶和爱人楼佳明也因餐厅结缘。“他经常来店里吃饭,总吃那几样餐点。有时候他来店里不用开口,我就知道他要点什么,一来二去就熟悉了。后来,我们还在旅行途中偶遇过,觉得很有缘分,他也很照顾我和我的家人,便决定在一起了。”蔡雅汶分享起自己的爱情故事眼带笑意、有些腼腆。
“今年横店的游客很多,也有好几个筹备剧组找我们预订餐食,店里特别特别忙。大年初三我们就开门营业了,我妈妈几乎每天都喊我赶紧回店里帮忙。”蔡雅汶说,未来,店里会继续丰富港味餐品,她和爱人计划今年中旬领结婚证。(完)
案款发还从3分钟缩短到20秒……北京高院发布第三届司法改革“微创新”案例****** 光明网讯(记者孙满桃)制定全国首个《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工作办法(试行)》,挽救中小微企业40家,引入投资近50亿元,妥善安置职工1200余人;“一键立案”、二维码交纳执行案款、一键智能发还案款……这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微创新,汇聚在一起却带来了大变革。1月11日,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通报21个北京法院2022年度司法改革“微创新”案例。 据北京高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孙玲玲介绍,2022年北京法院持续深化司法改革,各项改革举措蹄疾步稳、积厚成势。“此次评选出的案例具有首都特色、体现基层智慧、破解改革难题,是北京法院司法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要展示窗口。”孙玲玲说。 记者注意到,部分“微创新”案例还充分体现北京法院加强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。北京高院构建12368“一号响应”诉源治理机制,深度融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,精准对接各类诉源治理主体在办理12345群众诉求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过程中提出的司法需求,北京全市法院通过12368热线主渠道响应诉源治理类司法需求2701个,满意度达100%;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,将司法确认、小额诉讼、扩大独任制适用等改革任务融入“多元调解+速裁”,60%以上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在诉讼前端得到解决。西城法院建立“1+15”街道联络员与法院专门团队对接机制,确认调解协议案件有效率达100%。 同时,强化服务保障和司法为民职能,满足人民群众对创新发展和利民便民的司法新需求。北京一中院构建“1+2+3”多元破产挽救体系,挽救中小微企业40家,引入投资近50亿元,妥善安置职工1200余人。北京四中院加强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建设,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解纷示范机制,北京国际商事法庭运行以来,为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位中外当事人化解超过160亿元的商事纠纷。北京丰台法院探索建立“一窗通办”服务窗口,机制启用以来,累计接待群众10022人次,为群众办理三项以上事务851人次、两项以上事务3594人次,平均办理时长5分钟。通州法院将诉讼服务和速裁工作下沉人民法庭,为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诉讼服务。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,创建涉未成年人民事社会调查观护工作模式被引入相关国家标准。朝阳法院加强对老年人群体的司法保护,打造审理涉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件的专门法庭。 在推进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建设方面,北京法院不断回应网络数字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。北京高院制定《北京法院电子卷宗同步生成操作规程》《北京法院电子诉讼档案管理规范(试行)》,统一电子卷宗生成标准和工作要求,全市法院电子上诉移转自然时长较纸质模式节省超过20%。互联网法院开发自动抓取录入案款发还信息功能,实现一键智能发还案款,每笔案款发还从三分钟缩短到20秒,案款收发全年平均时长仅3.11天。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盈彩网投资平台地图 |